2024年6月1日~6月3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在南京工业大学举办,我校2023级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郑鹏来、杨家宁提交的《气体分馏装置虚拟系统研发项目》获得国赛(研究生组)二等奖,指导教师为任杰博士和艾宁教授。
本次竞赛以实际生产数据为依据,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数学建模。参赛团队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化工生产过程的稳态模拟和动态模拟。
研究生所在培养单位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着高标准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理念,服务于未来社会的经济技术发展,指导参赛队在稳态操作条件下加入系统扰动,观测建立模型对扰动的纠偏能力。作品模拟了化工过程系统的开车和停车过程,这两个阶段是生产事故发生的高风险阶段,模型运行结果给出了关键参考数据。依照竞赛要求,作品进行组态,实现了操作界面数据动态变化与基础工艺数据的实时交互,该仿真成果为企业进行工艺流程的安全培训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和载体。
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是化工专业教育领域的顶级赛事。在全球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大力提升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赋予人才培养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竞赛裁判组考察了我校作品稳态建模、动态建模的方法科学性、过程控制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控制精度,优化控制方案以实现降本增效,在设计文档、源文件中体现工程创新思维。
本届竞赛分研究生和本科生2个赛道,其中研究生代表队共计18支,本科生队伍62支。天津大学等高校代表队获得研究生组一等奖,我校和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代表队获得研究生组二等奖。

